2023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回顾与展望
 新闻中心
2023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回顾与展望

发布:2023-12-25 12:34  浏览次数:415次  

 

前言

2023年已经逐渐走到尾声,回望过去几年,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现状如何?未来又将会迎来怎么样的发展趋势,带着这两个问题,笔者跟行业同仁一起思考、探索,对大宗工业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情况作一个回顾与展望。

1、总体情况

大宗固体废弃物指单一种类年产生量在1亿吨以上的固体废弃物,包括煤矸石、粉煤灰、尾矿、工业副产石膏、冶炼渣、建筑垃圾和农作物秸秆等七个品类,是资源综合利用重点领域。大宗固废量大面广、环境影响突出、利用前景广阔,是资源综合利用的核心领域。因此,推进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据有关媒体报道,我国历年堆存的工业固体废物已超600亿吨,占地超200万公顷,每年新增固体废物约100亿吨,其中工业固体废物约33亿吨,而这个数字还在加速攀升。这些数据说明了目前我国工业固废处理的艰难与压力。

根据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1381号)提出的目标,到2025年,煤矸石、粉煤灰、尾矿(共伴生矿)、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垃圾、农作物秸秆等大宗固废的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利用规模不断扩大,新增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0%,存量大宗固废有序减少。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利用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关键瓶颈技术取得突破,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建立;政策法规、标准和统计体系逐步健全,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制度基本完善;产业间融合共生、区域间协同发展模式不断创新;集约高效的产业基地和骨干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显著增强,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2022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八部门又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力争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7%。其中,冶炼渣达到73%,工业副产石膏达到73%,赤泥综合利用水平有效提高。《方案》对固废综合利用提质增效工程提出了具体要求:

1)加快工业固废规模化高效利用。推动工业固废按元素价值综合开发利用,加快推进尾矿(共伴生矿)、粉煤灰、煤矸石、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赤泥、化工废渣等工业固废在有价组分提取、建材生产、市政设施建设、井下充填、生态修复、土壤治理等领域的规模化利用。着力提升工业固废在生产纤维材料、微晶玻璃、超细化填料、低碳水泥、固废基高性能混凝土、预制件、节能型建筑材料等领域的高值化利用水平。组织开展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推动有条件地区率先实现新增工业固废能用尽用、存量工业固废有序减少。

2)提升复杂难用固废综合利用能力。针对部分固废成分复杂、有害物质含量多、性质不稳定等问题,分类施策,稳步提高综合利用能力。积极开展钢渣分级分质利用,扩大钢渣在低碳水泥等绿色建材和路基材料中的应用,提升钢渣综合利用规模。加快推动锰渣、镁渣综合利用,鼓励建设锰渣生产活性微粉等规模化利用项目。探索碱渣高效综合利用技术。积极推进气化渣高效综合利用,加大规模化利用技术装备开发力度,建设一批气化渣生产胶凝材料等高效利用项目。

3)推动磷石膏综合利用量效齐增。推动磷肥生产企业强化过程管理,从源头提高磷石膏可资源化品质。突破磷石膏无害化处理瓶颈,因地制宜制定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方案。加快磷石膏在制硫酸联产水泥和碱性肥料、生产高强石膏粉及其制品等领域的应用。在保证安全环保的前提下,探索磷石膏用于地下采空区充填、道路材料等方面的应用。支持在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建设磷石膏规模化高效利用示范工程,鼓励有条件地区推行“以渣定产”。

4)提高赤泥综合利用水平。按照无害化、资源化原则,攻克赤泥改性分质利用、低成本脱碱等关键技术,推进赤泥在陶粒、新型胶凝材料、装配式建材、道路材料生产和选铁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鼓励山西、山东、河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建设赤泥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引领带动赤泥综合利用产业和氧化铝行业绿色协同发展。

虽然国家相关部门非常重视固废综合利用的问题,并且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措施,但从目前大宗工业固废的实际利用情况看,要完成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提出的十四五期间要实现新增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0%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2、几种典型的大宗工业固废地域分布特点和综合利用技术现状

2.1尾矿

我国尾矿产生量最大的主要为铁尾矿、铜尾矿、黄金尾矿,三者占我国尾矿总产生量的80%以上,河北、辽宁、四川是铁尾矿的主要产区,铜尾矿主要分布在江西、内蒙古、云南等地,黄金尾矿主要集中在福建、山东、内蒙古、河南、陕西、黑龙江等黄金产地。由于尾矿成分复杂、分布不均,也因地域的不同,其中有价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差别很大,所以尾矿的综合利用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目前我国尾矿的综合利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尾矿再选,从尾矿中回收有价成分;

2)直接利用作为建筑砂石骨料、尾矿微粉等;

3)用于制备水泥、水泥熟料;

4)用于生产其他建筑材料,如砖瓦、砌块、陶粒制品、板材、管材(管桩)、混凝土、砂浆、井盖、防火材料、耐火材料、保温材料、微晶材料、泡沫陶瓷等;

5)生产化工产品如净水剂、白炭黑等;

6)其他产品如陶瓷制品、矿(岩)棉、人工渔礁、土壤调理剂等。

2.2粉煤灰

粉煤灰是火力发电的必然产物。由于燃煤机组的不断增加,电厂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了粉煤灰排放量的急剧增加,通常每消耗4吨煤就产生1吨粉煤灰其排放量每年超过亿吨。在山西、内蒙古、山东、江苏、广东、河南、浙江等产煤地区或经济发达地区均是燃煤电厂分布密集、粉煤灰产出量较大的区域。我国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率相对较高,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道路工程方面的应用:粉煤灰路基工程;粉煤灰沥青混合料;路堤工程混凝土。

2)关于建材制品方面应用技术:水泥工业中的应用;粉煤灰砌块应用;轻集料;粉煤灰砖。

3)关于提取矿物应用:水处理;提取粉煤灰中所含有价值的金属;作橡胶、塑料、板材等制品的填充材料等。

4)关于高附加值回收利用的技术:碳回收技术;造纸技术等。

2.3煤矸石

煤矸石是煤炭的一种共伴生矿物,产生于煤炭的开采和洗选加工过程。我国产煤较多的省份如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均是煤矸石产生的重点区域。在我国,煤矸石综合利用的途径很多,但因受到技术条件和外部因素的限制,实际上正在实行的项目不多。煤矸石的传统利用途径主要有:

1)煤矸石用于发电;

2)用作建筑砂石骨料;

3)生产砖瓦、砌块、陶粒制品、板材、管材(管桩)、混凝土、砂浆、井盖、防火材料、耐火材料、保温材料、微晶材料、泡沫陶瓷、高岭土等建筑材料;

4)生产其他产品如陶瓷制品、矿(岩)棉、人工渔礁、土壤调理剂等

2.4冶炼废渣

冶炼废渣是冶炼工业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炼铁废渣、炼钢废渣、铁合金冶炼废渣、轻金属冶炼废渣、重金属冶炼废渣、稀有金属冶炼废渣以及冶炼烟尘等。

冶炼废渣的主要利用方式有:

1)用于提取金属精矿、金属、金属合金、金属化合物等;

2)用做矿渣粉、矿物掺合料

3)水泥、水泥熟料。将冶金炉渣生产成为水泥是研究最为广泛与深入的利用方法。钢渣水泥与普通水泥相比较,强度、凝结时间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先进性,同时后期的强度非常高,耐磨及抗腐蚀的性能也非常优良,适用于道路工程的施工。

4)生产建筑材料如建筑砂石骨料(含机制砂)砖瓦、砌块、陶粒制品、板材、管材(管桩)、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砂浆、井盖、防火材料、耐火材料、保温材料、微晶材料、泡沫陶瓷

5)作为烧结熔剂、烟气脱硫剂

2.5炉渣

炉渣是各种燃煤锅炉、工业炉炉底排出的固体废物。其组成以氧化物(SiO2Al2O3CaOMgO等)为主,还常夹带少量重金属及其他杂质。炉渣的资源化利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水泥;

2)作为矿物掺合料、建筑轻骨料;

3)生产建筑材料,如: 砖瓦、砌块、陶粒制品、板材、管材(管桩)、混凝土、砂浆、检查井盖、道路护栏、防火材料、耐火材料(镁铬砖除外)、保温材料、微晶材料、泡沫陶瓷;

4)炉渣经过粉碎、改性等处理之后的炉渣可以作为一种优良的吸附剂, 用于工业或生活废水的处理。高炉渣对重金属废水中的Cu2+Cd2+Zn2+这三种金属离子有着很好的吸附性能,去除率均可达到99%

5)炉渣的成分与微晶玻璃的化学组成较为相似,可作为制备微晶玻璃的主要原料。

2.6脱硫石膏

脱硫石膏是烟气湿法脱硫过程的副产品。燃煤电厂较多的区域副产脱硫石膏数量较多。国内对脱硫石膏的综合处理和应用已经起步,主要利用方式有:

1)用于制造石膏砌块;

2)用于制造腻子石膏和粉刷石膏;

3)用于制造模具石膏;

4)用于作水泥缓凝剂;

5)用于制造纸面石膏板;

6 用作土壤改良剂。

2.7磷石膏

磷石膏是湿法磷酸工艺过程的副产物,是磷复肥生产企业产生的主要固体废物,磷石膏的产生量与磷复肥的产生量呈正相关。我国磷肥产量分省前5排名分别是:湖北、云南、贵州、四川、安徽。磷石膏的综合利用主要有以下技术:

1)磷石膏制建材石膏

磷石膏代替天然石膏用作建筑材料是磷石膏早期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如制备石膏板、石膏砌块、石膏腻子等。但是磷石膏相较于天然石膏和电厂脱硫石膏在成本和质量上没有优势,因此磷石膏制备建材石膏的市场反响一般,同时受到地理位置制约和电厂脱硫石膏的双重冲击,近年来磷石膏建材市场日渐萎缩。

2)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

磷石膏中的主要元素是硫和钙元素,通过反应生成硫酸和水泥熟料的技术在 1915 年的德国开始研究。20 世纪 90 年代后,随着国内磷化工业的迅猛发展,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的工艺技术也被越来越多的科研院校和磷化工企业研究和实践。

3)磷石膏制缓释性硫铵肥料

磷石膏制备粒状硫酸铵的工业化装置已经在贵州成功开车运行。磷石膏制缓释性硫酸铵肥料实现了磷石膏的高值利用。

3、主要省市、地区工业固废概况

3.1四川省工业固废概况

202211月,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门关于印发《四川省“十四五”固体废物分类处置及资源化利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四川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置利用现状是:

2020 年,全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约 1.49 亿吨,主要包括尾矿、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炉渣、粉煤灰、化工废渣、煤矸石等;从行业看,选矿、冶金、化工等行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较大,占比较高。近年来,四川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堆存量逐年下降。2020 年,全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约 5650 万吨,综合利用率 38%。其中,冶炼渣、炉渣、粉煤灰、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达 90%以上,尾矿、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率持续提升。

《规划》提出要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到2025年,力争培育1-2家具有较强上下游产业带动能力、掌握核心技术的综合利用骨干企业;建设2-4家国家级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和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基地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力争达到75%以上。

202310月,四川省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四川省进一步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方案(2023-2025)的通知》(川经信环资〔2023156号)(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工业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工业固废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不断完善。力争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平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磷石膏和锂渣实现全部消纳(包括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基本实现规范化运转。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高附加值产品体系日益丰富,头部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产业集聚集群效益显著增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方案提出固废综合利用重点领域为

1)工业副产石膏

发展方向:鼓励产废企业增设副产石膏无害化处理工艺,减少副产石膏中碱金属盐、可溶磷、可溶氟、有机物等有害杂质。重点推进工业副产石膏在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墙体材料中的应用,鼓励开发混合相II型无水石膏、石膏空心砌块、保温隔声材料等高附加值材料产品体系。在保证生态环境安全前提下,积极推广工业副产石膏在路基材料、生态修复、矿洞坑充填、土壤改良等多领域的应用。

重点推广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磷石膏无害化处理关键技术,磷石膏高效净化处理技术,大型流态化焙烧磷石膏制备高附加值材料关键技术,磷石膏空心砌块半干法连续生产工艺技术,脱硫石膏用于建筑楼板保温隔声系统的工艺技术,钛石膏资源化利用技术成套装备。

2)锂渣

发展方向:持续丰富锂渣综合利用产品体系,鼓励科研机构、锂盐生产企业和建材企业联合开展规模化、高值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在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鼓励提高锂渣作为原料在水泥、混凝土中的掺量,进一步探索应用锂渣生产骨料、陶粒、建筑陶瓷和装配式墙板等建材产品。

重点推广技术装备:推广应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绿色制备工艺技术及数字化成套装备,混凝土制品压振一体式成型生产技术与智能化生产线。鼓励研发锂渣浆做混凝土用矿物掺合料技术,锂渣替代混合材和缓凝剂生产低熟料复合水泥技术,含水锂渣直接配制加气混凝土料浆技术。

3)尾矿

发展方向:围绕攀西钒钛磁铁矿、冕宁及德昌稀土矿和雅安铅锌矿等尾矿综合利用发力,稳步推进金属尾矿精细化、智能化分选和有价组分高效提取及整体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尾矿产生量。支持尾矿在矿山井下填充中的规模化利用。推动尾矿综合利用与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产业协同发展,鼓励以尾矿为原料生产陶粒、发泡陶瓷、砂石骨料、装配式墙材等绿色建筑材料。

重点推广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基于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的矿石智能分选技术,尾矿无害化井下充填等生态修复技术,高效智能尾矿破碎技术设备,新型陶粒高效烧结设备及工艺技术,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绿色制备工艺技术及数字化成套装备,高效节能发泡陶瓷辊道窑。

4)炉渣、粉煤灰

发展方向:持续提升省内绿色建材企业在生产水泥、混凝土的过程中对炉渣和粉煤灰的消纳能力,有序引导炉渣、粉煤灰在装配式墙体材料、装饰装修等领域的应用。持续推动粉煤灰有用组分提取及农业领域应用。

重点推广技术装备:重点推广应用粉煤灰大掺量制混凝土技术,粉煤灰矿井充填技术,新型陶粒高效烧结设备及工艺技术。

5)冶炼废渣

发展方向:鼓励园区内建设冶炼废渣综合利用中心,集中回收多种稀有金属、贵金属元素。积极推动应用冶炼废渣制备建筑材料。

重点推广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磁场流体分离技术、沉淀法、离子交换法、溶剂浸出技术等有色金属冶炼废渣回收再利用技术。推广应用液态热熔渣规模化制备矿渣棉及制品技术。推广应用电解锰渣资源化综合利用工艺技术。推广应用钒渣亚熔盐法钒铬共提与产品绿色制造集成技术。

6)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

发展方向:引导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行业规范发展,加强产业链协同。推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产业商业模式创新,拓展梯次利用电池在光伏、商业、园区等储能场景应用。推动提升废旧动力蓄电池再生利用能力,高效回收锂、镍、钴等金属元素。

重点推广技术装备:推广应用高兼容性退役电池快速无损检测与分选系统相关技术,退役动力电池包柔性智能拆解系统相关技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单体自动化拆解及正负极材料修复技术,磷酸铁锂电池黑粉湿法全资源化回收技术等废旧动力电池检测、拆解、梯次利用、再生利用技术。

7)新兴固废

发展方向:引导风电、光伏生产制造企业以轻量化、易拆解、易运输、易回收为目标,在产品设计生产阶段进行绿色设计。鼓励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园区、头部企业等围绕退役风电、光伏设备精细化拆解和高水平再生利用探索适用于我省的先进技术和商业模式。鼓励延伸晶硅光伏产业链条,发展退役光伏组件再生利用产业。

重点推广技术装备:推广应用退役风电叶片及热固性材料高效处理智能装备及产业化应用技术,废旧风电叶片分级绿色处理循环综合利用技术,废旧风电叶片拆解处理技术,退役风电叶片工厂智能化切割工艺及设备。推广应用晶硅光伏组件回收工艺技术及国产化设备,晶硅光伏组件高压研磨拆解成套技术与装备。

3.2云南省工业固废概况

   20225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云南省“十四五”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关于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方面提出:利用磷石膏、煤矸石、粉煤灰、磷渣、钢渣、冶金渣等资源生产新型建材,利用工业固体废物作为水泥熟料生产原料及水泥混合材料,利用磷石膏、煤矸石、粉煤灰、页岩等生产空心砖和装饰砖,推广高掺量(高于50%)粉煤灰、全煤矸石烧结空心砖新工艺。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生产高性能混凝土和混凝土制品,利用工业废渣、建筑垃圾制造高透水性生态陶瓷砖。

   202212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了《昆明市加快推动磷石膏综合利用二十条措施》提出:

支持龙头企业、骨干企业联合高校、科研单位、服务机构等力量,开展磷石膏综合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研究,研发和推广少产生磷石膏、促进磷石膏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推动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成果的市场化应用,努力构建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创新—试验示范—产业应用的闭环体系;

将磷石膏综合利用纳入招商引资重要内容,积极引进一批在产品、技术、商业模式、绿色发展等方面具备成熟条件和优势的磷石膏综合利用企业到昆明投资,为项目做好服务保障,全力推动项目落地建设、投产达产;

推广国家发布的有关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导向目录,加强对磷石膏综合利用重点项目的服务指导,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提升综合利用能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支持建设磷石膏规模化综合利用示范工程,推动磷石膏综合利用产业做大做强、聚集发展;

支持建材行业与磷化工行业耦合发展,合力推动磷石膏在建材领域的综合利用。鼓励现有水泥生产企业优化产品结构、优化喂料系统,提高磷石膏水泥缓凝剂的使用比例;

支持利用磷石膏生产高强石膏粉、建筑石膏粉以及石膏板、石膏砌块、石膏模盒、石膏基干混砂浆等建材产品,在建材领域大力推动磷石膏的综合利用;

鼓励企业利用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活性氧化钙材料),促进磷石膏循环利用;支持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对磷石膏进行活化改性,拓展在塑料制品、复合材料等领域的利用路径;

组织开展磷石膏在公路工程、市政道路路基材料及土壤改良等领域的应用研究,适时开展试点示范项目建设;

在确保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支持企业对磷石膏进行无害化处理,鼓励企业优先采用生态修复等方式对磷石膏加以利用,对无法利用的,指导企业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进行分类贮存或处置;

在具备条件的县(市)区,组织开展矿坑生态修复项目利用无害化磷石膏的工程试点,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环境污染防治及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规定和措施,加强全过程的服务指导、监督管理,及时总结有关经验做法并组织推广。

3.3贵州省工业固废概况

202111月,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了《贵州省“十四五”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规划》,提出到 2025 年,全省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 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全省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比 2020 年增加 2490 万吨左右,力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 70%。综合利用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关键瓶颈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产业间 融合共生、区域间协同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基本形成。绿色化、 规模化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和骨干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显著增 强,形成一批综合利用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 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综合利用效率大幅提高。

《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贵州省按先试点、后示范、再推广 的原则,优化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模式,推动研发应用了一批用 量大、成本低、效益好、技术先进的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技术与装备。磷石膏井下充填、半水石膏自胶凝材料治理地质灾 害及充填技术得到有效应用,磷石膏制建筑石膏粉、高温石膏粉、 α高强石膏粉等技术,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固体废物、生活 垃圾(污泥、飞灰)等试点示范工程在全国领先。磷石膏生产装 配式墙板、磷石膏制酸、煤矸石生产陶粒、粉煤灰生产超细纤维 纸浆板、萤石选矿废渣生产蒸压砖、磷石膏大掺量生产加气混凝 土砌块等技术获得重大突破。

围绕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主要产生地,突出地域特点、行业特点、技术特点,建成了磷石膏 制建材、制酸、充填胶凝材料,脱硫石膏制喷涂石膏,煤矸石发 电,酒糟循环利用等一批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初步构建起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带动 产业融合发展。在开阳县、息烽县、瓮安县、福泉市形成了以磷 石膏、黄磷渣综合利用为主导的集聚区,瓮安县、福泉市列入国 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在七星关区、盘州市、水城区形成了 以煤矸石、粉煤灰综合利用为主导的集聚区。

“十三五”时期,据估算全省大 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总量约 30600 万吨,比“十二五”时期增加 8600 万吨,2020 年综合利用率约 67.1%,比 2015 年提高 6.3 个 百分点。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领域进一步拓展,在水泥、 混凝土及制品、新型墙体材料等传统建材行业得到广泛利用,同 时在能源、公路建设、井下充填、塌陷区治理、活性有机肥料、 土地整治和复耕、复垦、复绿、环境修复等多个领域得到不断延 伸和拓展。“十三五”期间,全省有 1178 家·次利废企业依法获得 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税收减免优惠,累计退税 33.84 亿元。针对磷 石膏利用这一世界性难题,率先实施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形 成磷石膏建材、充填、制酸三大利用途径,2020 年实现全省磷石膏当年“产消平衡”。

预计 2025 年全省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将从 2020 年的约 1 亿吨,增加到 1.3 亿吨以上,对破解资源环境 和降碳约束难题,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到 2025 年,全省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 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全省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比 2020 年增加 2490 万吨左右,力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 70%。综合利用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关键瓶颈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贵州省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主要是作为原料用于水泥、混凝土及制品、墙体材料等传统建材行业,利用途径较为单一,在其他领域尚未开发出规模化和高值化利废产品,难以满足工业倍增对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需求,综合利用途径需进一步拓展。

《规划》提出,贵州省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重点领域为:

一、工业副产石膏(磷石膏、脱硫石膏)

1、发展方向 :

1)磷石膏:聚焦乌江流域、清水江流域“涉磷”生态保护红线,深入实施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在磷石膏排放量大的地区和企业,以磷石膏建材、井下充填和制酸三大主攻方向,加快优化磷石膏综合利用结构,推动磷石膏规模化、高值化、产业化利用。实施一批建筑石膏、高强石膏、无水石膏、净化石膏等基础粉体材料项目,磷石膏生产硫酸联产水泥(氧化钙)项目,科学推进磷石膏无废害充填,扩大充填应用范围,有序拓展磷石膏在生态修复、土壤改良、填料助剂等领域的利用。健全完善磷石膏产品 质量标准和应用技术规程,强化产品质量标准和工程应用规程的 紧密衔接。到 2025 年,磷石膏增量产消平衡成果更加巩固,并逐步有序消纳存量。

2)脱硫石膏:推进火电、化工、冶金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不断改进、优化生产工艺技术,提高脱硫石膏品质,推行脱硫石膏灰(渣)分类排放(堆存),降低杂质含量,促进脱硫石膏绿色、高值、高效利用;重点发展高强石膏粉、喷涂石膏、自流平石膏、纸面石膏板、模具石膏、石膏晶须等高附加值产品,积极开发应用于化工、环保、农业等领域的石膏填充助剂。

2、重点推广技术

1)磷石膏:积极推进磷石膏净化提纯、利用水泥窑生产高性 能石膏粉、磷石膏基高端装饰建材、磷石膏低温转晶制备α高强 石膏、α石膏制塑料填料、磷石膏制备石膏晶须、磷石膏制硫酸 联产水泥(氧化钙)等技术。  

2)脱硫石膏:推广利用余热余压对脱硫石膏进行烘干、煅烧 的先进工艺及大型成套装备;推动超高强石膏粉、石膏晶须、预 铸式玻璃纤维增强石膏、高档模具石膏粉等高附加值产品生产技 术以及安全环保的土壤改良剂技术、矿井充填技术的应用。

二、粉煤灰

1、发展方向:

推进六盘水、毕节等粉煤灰集中产区相关企 业粉煤灰分选加工技术改造,提升粉煤灰品质和附加值,推进区 域物流基础设施和数据信息平台建设,降低物流成本,促进粉煤 灰由产排集聚区向规模化应用集聚区低成本输出。进一步扩大粉煤灰在建材行业的综合利用,重点拓展在高性 能混凝土、轻质高强新型墙板和墙体、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等新 型建材领域的应用。加强 “气化渣”(残余热值较高的粉煤灰)、 循环流化床锅炉渣、低活性粉煤灰、“高钙固硫粉煤灰”等难利用 粉煤灰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研发。积极探索粉煤灰在木塑制 品、矿井充填、农业、化工、环保等领域高值、大规模应用途径。

2、重点推广技术:

重点推广粉煤灰大掺量制混凝土路面材料,粉煤灰提取碳粉、玻璃微珠,粉煤灰矿井充填,粉煤灰 低能耗超细化及改性,粉煤灰大掺量制轻质保温墙体材料、粉煤 灰制超细高活性集料,粉煤灰制陶粒,粉煤灰制木塑制品填料等技术。

三、煤矸石

1、发展方向:

围绕煤矸石高值、规模化利用目标,以煤矸 石充填、煤矸石生产建筑材料、煤矸石发电为重点,鼓励煤炭采掘企业延伸产业链,配套建设煤矸石再洗选系统,对煤矸石分级、分值综合利用,无热值煤矸石用于加工路基材料、井下充填材料 或建筑砂石骨料,低热值煤矸石用于生产烧结墙体材料,高热值 煤矸石用于电厂发电。

2、重点推广技术:

重点推广煤矸石低成本分选、煤矸石井 下充填置换、塌陷区治理、煤矸石生产烧结墙体材料和烧结陶粒 等新型建筑材料、煤矸石生产偏高岭土、煤矸石生产硅酸铝纤维、 煤矸石土地复垦复耕、煤矸石山生态环境修复等技术。

四、冶炼废渣

1、发展方向:

推进铁合金渣、钢渣等冶炼废渣产排企业绿 色转型升级,鼓励从冶炼废渣中回收稀有稀散和稀贵金属等有价 组分,提高生产端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冶炼废渣在水泥、混凝土 及制品、新型墙体材料、矿渣微晶玻璃等领域的掺配量,扩大在建材行业的利用。鼓励冶炼废渣无害化处置后用于路基材料和采 矿井下充填材料,拓展利用途径。

2、重点推广技术:

含重金属冶炼渣无害化处置、冶炼渣低能耗破碎磁选和超细粉磨、钢渣生产高标号水泥、钢渣生产微膨 胀型充填采矿专用胶凝材料、铅电解阳极泥中提取金银的火法和 湿法工艺、锌渣提银、高钛高炉渣提钛、矿渣复合微粉、锌浸出渣中提取铟等技术。

五、尾矿

1、发展方向:

围绕磷尾矿、铝矾土尾矿、黄金尾矿、锰尾 矿、重晶石尾矿、石材尾矿等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强化源头减排; 鼓励开展尾矿有价元素、伴生矿物高效分离提取和资源化利用, 提高资源产出率。鼓励尾矿替代机制砂石生产绿色建材、井下充 填、塌陷区治理、农业复耕复垦、矿山环境修复、石漠化生态治 理等大规模综合利用。

2、重点推广技术:

重点推广尾矿低能耗再磨再选技术,铅、 锌、银等复杂尾矿清洁综合利用,尾矿贵金属提取,尾矿无害化 井下充填,富硅尾矿制备超高强结构材料,尾矿生产微晶玻璃, 尾矿生产水泥、墙体材料、高品质再生骨料、高品质透水砖等技 术。

六、赤泥

1、发展方向:

重点推进氧化铝行业清洁生产,开展降碱增效行动,推行碱回收,促进赤泥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推动赤泥无害化排放标准制定和实施,推进赤泥中镓、钪等稀贵金属回收利用,研发降低赤泥放射性技术。突破赤泥规模化、产业化利用关键技术瓶颈,推动赤泥综合利用项目实施。

2、研发推广技术:

以赤泥低成本脱碱后综合利用为重点,探索赤泥综合利用途径,重点开展赤泥提取碱金属、赤泥制备路基固结材料技术、赤泥生产室外非封闭环境新型建筑材料技术、赤泥制备环境修复材料技术、赤泥生产陶瓷复合材料技术、赤泥 低温烧制技术、预处理综合利用等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七、电解锰渣

1、发展方向:

重点围绕松桃“锰三角”电解锰渣治理,强化 源头减量化,降低单位金属锰产废量;强化过程控制、末端处理 和循环利用等促进电解锰渣减排、降害。在金属锰行业开展强制 清洁生产审核,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针对电解锰渣中锰离子、重金属离子、可溶性盐等有害杂质,推动电解锰渣无害化排放标准制定和实施,促使电解锰渣无害化处置,有效降低环境污染风险。推动硫化渣、电解阳极渣分类排放(堆存),为综合利用创造条件。推进电解锰渣资源综合利用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力争电解锰渣在生产水泥调凝剂、混合材、高性能混凝土掺合料、新型墙体材料等行业低成本产业化技术上取得突破。

2、研发推广技术:

重点研发和推广电解锰渣无害化处置技术,电解锰渣生产水泥调凝剂、混合材、混凝土掺合料、新型墙体材料等综合利用产业化技术。

3.4陕西省工业固废概况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发布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名单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191009号),陕西省西安市、榆林市确定为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渭南市、韩城市确定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作为能源大省,陕西省工业固废主要集中在煤炭、电力、化工等行业,主要类别为尾矿、煤矸石、粉煤灰和炉渣等。2020年,陕西省工业固废产生量1.22亿吨,利用量5560.7万吨,利用率为45.48%

针对煤矸石、粉煤灰和炉渣等工业固废,陕西积极支持工业企业加强技术改造,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实施原料替代,从源头减量。同时,陕西建设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再生资源产业园、循环经济示范工业园等,推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向高值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迈进。

根据西安市生态环境局20236月发布的《2022年度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有关信息的公告》,2022年度西安市主要工业固体废物情况是

粉煤灰产生量:1724355.46顿,占总量的28.36%

有机废水污泥产生量:1288535.11吨,占总量的21.19%

锅炉渣产生量:987649吨,占总量的16.23%

脱硫石膏产生量:523952.99吨,占总量的8.6%

其它固体废物产生量:592443.85吨,占总量的9.72%

3.5山西省工业固废概况

     近些年,国家和各省市出台了大宗工业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的相关政策,20228月,山西省出台的《山西省“十四五”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力争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7%,利用量达到2亿吨以上,冶炼渣、脱硫石膏等固废综合利用率达73%,赤泥、金属尾矿综合利用水平有效提高。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升,产业集中度和协同发展能力大幅提高,促进工业资源由“低效、低值、分散利用”向“高效、高值、规模利用”转变。

《规划》提出,今后的重点任务是:

推动工业固废按元素价值综合开发利用,加快推进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冶炼渣、脱硫石膏、赤泥、化工废渣等工业固废在有价组分提取、建材生产、市政设施建设、井下充填、生态修复、土壤治理等领域的规模化利用。着力提升工业固废在生产纤维材料、微晶玻璃、超细化填料、固废基高性能混凝土、预制件、节能型建筑材料等领域的高值化利用水平。针对部分固废成分复杂、有害物质含量多、性质不稳定等问题,分类施策,稳步提高综合利用能力。积极开展钢渣分级分质利用,扩大钢渣在低碳水泥等绿色建材和路基材料中的应用,提升钢渣综合利用规模。加快推动锰渣、镁渣综合利用,鼓励建设锰渣生产活性微粉等规模化利用项目。

朔州、长治、晋城要结合工业固废产生、处置现状以及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方向等,打造“产业联通协作、链条上下完备”的基地发展格局。推进神电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园区、潞城史回工业园区等综合利用产业集聚区建设,科学规划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冶炼渣等综合利用发展方向,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综合利用高、区域辐射带动大、规模效益显著的工业资源综合利用领跑企业,开展煤矸石、粉煤灰等固废多元素、多组分梯级利用,推动煤矸石发电、供热、井下回填、烧结砖,粉煤灰制水泥、新型墙材,脱硫石膏制石膏板、水泥,钢铁冶炼渣粉磨超细粉等固废资源高质量利用。

推进固废综合利用企业实施科技引领战略,加大产学研用结合,加大与清华、北大、中国矿大、太原理工、山大等高校的深度合作,支持高校在山西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工作站,加大固废资源基础研究,支持高校综合利用科研成果在山西省组织中试,支持高校以科研成果在山西省综合利用企业技术或专利入股,快速提高山西省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鼓励产出固废大型企业重组综合利用中小企业,发挥大企业资金、人才、管理优势,通过兼并重组、入股控股、联营合作等方式,发展混合股权结构的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发展壮大综合利用产业规模。

发挥工业资源综合利用重点项目的示范引导作用,加快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及高附加值产品的推广应用。鼓励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冶炼渣等大宗工业固废生产新型功能材料、高效节能新型建材等项目建设,加大金属尾矿、赤泥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力度,鼓励企业开展中试项目建设,提升金属尾矿、赤泥的资源化利用水平。各级各部门要结合项目建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建设条件,完善项目手续,加快项目建设。加大对脱贫县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支持力度,提升我省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另外,山西省阳泉市河津市保德县吕梁市4市县被国家确定为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太原钢铁(集团)粉煤灰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山西大地环境资源有限公司山西山安立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山西能投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股份有限公司4家企业入选全国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骨干企业。

3.6河北省工业固废概况

   河北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再生资源。大量的工业固废和再生资源为京津冀地区培育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提供了重要基础。目前河北省正在对工业固废采取分类实施,推动高值利用。一方面提高尾矿、粉煤灰、冶炼渣、脱硫石膏生产干混砂浆、水泥砖瓦、加气块等建材产品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扩大大宗工业固废利用规模,以规模化、轻量化、系列化为目标,加快木化板、高强结构材料、抗蚀耐磨工程产品、微晶玻璃、耐火材料等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的研发生产,扩大应用范围。另一方面,开展工业原材料替代工程,面向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建材产业以及不同类型功能制品产业的客观需求,以不同产品原料的技术标准为依据,通过多元素回收整体利用、分级使用、多种固废协同利用等手段,开发生产高品质标准化的工业原料,突破大宗固废的大规模消纳瓶颈。第三是开展城市电子废弃物利用工程,以唐山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科技产业园、中航上大战略金属再生利用示范基地等为依托,推动废金属、废旧电器等再生资源利用为重点,推动“城市矿产”资源高值化利用和产业化发展,实施集中处理、集中治理污染、合理延伸产业链示范项目。

202112月,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的《河北省“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高,新增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率达到95%以上,加快推进国家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再制造基地建设,承德尾矿综合利用率达到40%以上。推动京津冀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协同发展,着力提升工业固废在生产纤维材料、微晶玻璃等领域的高值化利用水平,强化对第三方评价机构规范管理。推进再生资源高效高值化利用。

按照《关于组织开展河北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创建工作的通知》(冀工信节函〔2021647号)工作安排,滦平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3个基地确定为河北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唐山鹤兴废料综合利用科技有限公司等9个企业确定为河北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企业。

20223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河北省“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提出,“十四五”时期,全省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持续提升,尾矿库环境风险有效管控;生活源和农业源固体废物充分资源化利用,绿色低碳“无废”理念普遍形成;制度、技术、市场、监管体系和管理信息“一张网”基本建立,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方案》提出,促进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开展存量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排查整治,推进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化工废渣等在有价组分提取、建材生产、生态修复等领域的规模化利用。推动工业固体废物在厂区内、园区内、省域内协同循环利用,开展省级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培育一批示范园区、企业。承德市围绕尾矿综合利用,借力国家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立足承德双滦钒钛冶金产业聚集区,推动固体废物机制砂石骨料、预制混凝土结构件、全固体废物胶凝等建筑材料规模化生产供应。唐山、邯郸市依托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推进钢渣、粉煤灰、煤矸石等在绿色建材、路基材料中的应用,提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规模。

3.7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固废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能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也是固废产生比较集中的地区。202110月,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发布的《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粉煤灰、煤矸石、农作物秸秆等重点品种循环利用技术取得突破,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0%,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60%,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率达到65%,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超过85%

《规划》提出以绿色、高效、高值、低碳化利用为方向,鼓励建设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培育大宗固废综合利用骨干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高自治区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水平。以锡林郭勒、呼伦贝尔、鄂尔多斯等为重点区域,有序引导企业利用煤矸石、粉煤灰替代原生矿产资源生产绿色建材,鼓励煤矸石用于矿井充填,粉煤灰用于盐碱地土壤改良、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等利用方式。以包头、赤峰、巴彦淖尔、阿拉善等地区为重点,推进尾矿综合利用,推动尾矿制备砂石骨料、陶粒、干混砂浆等砂源替代材料和胶凝回填利用;稳步推进金属尾矿有价组分的提取及有价组分提取后剩余废渣的规范化利用。依托包头市国家级稀土资源基地建设,建立冶炼渣技术创新体系,探索赤泥和钢渣的规模化利用渠道,扩大利用规模;依托大型钢铁企业,在包头布局建设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及骨干企业。推进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提升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逐步扩大综合利用产品市场使用规模,培育行业骨干企业,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的开发、应用。扩大工业副产石膏高值化利用规模,鼓励符合条件的工业副产石膏制品在建筑工程、交通工程中的应用。探索推行大宗固废“公转铁”区域协同模式,扩大铁路通道运能供给,畅通固废外运通道。加快乌海市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和托克托、乌拉特前旗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进度,推进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水平。

发挥乌海市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和托克托、乌拉特前旗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煤电基地加大对大宗固废的综合利用力度,持续提高煤矸石、粉煤灰、尾矿、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等自治区典型固废的综合利用水平。选择废弃物产生量大且相对集中、具备资源综合利用基础、产业创新能力强、规模带动效益明显的盟市,创建国家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推动呼包鄂等固废产生量大的盟市培育一批大宗固废综合利用骨干企业,建设一批节能降碳效果显著的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项目。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技术创新研发平台,加大大宗固废节能减碳关键技术研发力度,提高绿色低碳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产品的供给保障能力。到2025年,争创12个国家级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23个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培育23家具有较强上下游产业带动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高的综合利用骨干企业。

在呼和浩特、包头、乌海、鄂尔多斯等大宗固废综合利用难度较大地区加大粉煤灰、煤矸石等高值化、规模化、低碳化利用技术的研发力度。

《鄂尔多斯市关于推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办法(试行)》明确,到2025年,重点行业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下降,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鄂尔多斯市鼓励和支持企业投资建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同时,加大对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包括支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拟建、在建项目争取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资金,支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新建项目争取自治区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政策资金支持,支持符合本政策重点支持方向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获取鄂尔多斯市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等。

《呼和浩特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三年(2022-2024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提到,呼和浩特市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主要集中于电力生产企业和企业自备电厂产生的粉煤灰、炉渣、脱硫石膏等。2020年全市纳入环境统计工业企业产生工业固体废物133341万吨,其中综合利用29586万吨,处置103715万吨,贮存229万吨,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率9984%,综合利用率221%。主要工业固体废物按产生量依次为粉煤灰88347万吨,炉渣23130万吨,脱硫石膏15642万吨,其他废物3677万吨。《方案》提出,到2024年,主要工业固废年度综合利用率由2020年的221%提高到60%,年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物900万吨,其中粉煤灰综合利用不低于600万吨。

《方案》提出,在托县、和林县各培育一个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集聚区或“园中园”,完善基础设施,制定配套政策,致力于打造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其余每个重点旗(县、区)培育不低于3家年综合利用量在30万吨以上的骨干企业,加快培育一批“大掺量、功能新、规模化、高附加值”的综合利用产业,形成高中低端兼备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新格局。力争2024年落地规模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企业25家左右,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骨干企业10家左右。

《方案》提出,加强与国内外固废资源化研发中心共建合作,着力引进一批破解本土企业技术瓶颈的科研成果,在本地技术研发、实验室测试、中试示范、工业化生产等方面取得一批实质性成果。到2024年培育2-3家在西北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联盟或产学研机构。

《方案》提出,多途径、多领域应用市场趋于稳定。到2024年,工业固废年外运量达到200万吨,呼和浩特及周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化工有色行业、土壤改良、生态流域治理等各类工程应用综合利用本地工业固废400万吨左右,多途径、多领域利用市场趋于稳定。

在固废综合利用方面,《方案》提出:

1)制造新型墙材。以粉煤灰、脱硫石膏为主要原料,通过挤压成型、蒸压养护、隧道窑烧结等工艺,生产烧结砖、蒸压砖、蒸养砖、高强度免浸泡砖、双免砖、渗水砖、路缘石、路侧石、树穴石、陶瓷纤维、耐火材料、建筑陶瓷、烧结陶粒、轻型隔墙板、石膏板、喷涂石膏等新型墙材。

2)生产传统建材。以粉煤灰、脱硫石膏、冶炼渣和矿渣为掺合料,通过煅烧、粉磨、混合搅拌,生产水泥、大体积混凝土、泵送混凝土、高低标号混凝土、灌浆材料等传统建材产品。

3)有色金属提炼。以粉煤灰为原料,通过熟料烧成、精脱硅、碳分等工艺,提取氧化铝、氢氧化铝等高附加值化工产品。

4)化工综合利用。以粉煤灰、尾矿、冶金渣、化工渣为原料,生产土壤调理剂和作为烟气脱硫剂等产品,实现以废治废。

在重点任务方面,《方案》提出:

1、落实火电企业综合利用主体责任

为实现综合利用率60%的目标,需每年综合利用工业固废900万吨,按2021年上半年各火电企业工业固废产生,各火电企业需按进度完成综合利用目标:

1)大唐托克托电厂2022-2024年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要分别达到234%3922%59%

2)和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022-2024年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要分别达到1446%2423%3645%

3)内蒙古京能盛乐热电有限公司2022-2024年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要分别达到2574%4314%649%

4)内蒙古能源发电金山热电有限公司2022-2024年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要分别达到4144%689%689%

5)丰华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2022-2024年年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要保持在80%以上;

6)内蒙古丰泰发电有限公司2022-2024年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要分别达到3694%6191%6191%

7)呼和浩特市科林热电有限责任公司2022-2024年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要分别达到5218%5218%7805%

8)北方联合电厂有限公司呼和浩特金桥热电厂2022-2024年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要分别达到5694%5694%8566%

2、打造2个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集聚区

重点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托清经济开发区、内蒙古呼和浩特和林格尔乳业开发区各打造一个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集聚区或“园中园”,给予政策扶持,针对各自工业固废类型、品质、参数,引进和培育中高端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形成产业集中、系统处理工作格局。

内蒙古呼和浩特托清经济开发区:推进原大唐再生资源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生产线变为陶粒生产线,再引进3-5家“大掺量、功能新、高附加值、规模化”的综合利用大型企业,与现有的水泥掺料、轻质硅酸钙保温隔热防火材料、硅酸铝陶瓷纤维棉、分子筛和无机阻燃剂、医用石膏、石膏砂浆、抹灰石膏和自流坪、蒸压加气粉煤灰砌砖和墙体板材等新型和传统建材生产企业构建高中低端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体系,打造北方地区重要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集聚区。力争到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企业达到15家左右,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骨干企业5家左右,年综合利用量达到400万吨左右。2022年上半年引进1-2家利用工业固废生产路面砖、路缘石、路侧石、树穴石等市政建筑材料大型生产企业。

内蒙古呼和浩特和林格尔乳业开发区:推进内蒙古博锐新型环保建材有限公司50万吨粉煤灰综合利用年产80万立方混凝土加气块砖厂项目、呼和浩特市华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粉煤灰及脱硫石膏工业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内蒙古昕晟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超细粉煤灰建设项目落地投产,指导两家火电企业加强原灰加工、储存能力建设,保证灰源稳定,开展电石渣作为脱硫剂综合利用项目应用,与现有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粉煤灰砖、预拌混凝土等综合利用企业共同构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体系,打造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集聚区。力争到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企业达到5家左右,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骨干企业3家左右,年综合利用量达到150万吨左右。

3、打造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集中点

土左旗:推动昀康环保建材研发有限公司12亿块/年标砖生产线、轻质抹灰砂浆生产线落地,再引进若干新项目与已有的粉磨站、粉煤灰砌块、脱硫石膏板、两条混凝土拌合站生产线等综合利用项目配套,建设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集中点,2022-2024年利用量分别达到60万吨、75万吨、90万吨左右。

赛罕区:推动内蒙古物西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粉煤灰储存、深加工及延伸建材制品绿色环保产业链技改项目、新建的干混砂浆和高强高性能混凝搅拌系统项目、住宅产业化城市管网(包括给排水管、箱涵、检查井等)项目、内蒙古佳泰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年产18万吨熟石膏粉项目和6万吨轻质抹灰石膏环保建材生产线等项目落地实施,建设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集中点,2022-2024年利用量分别达到60万吨、75万吨、90万吨左右。

回民区:依托现有内蒙古鹏博商砼有限公司烧结粉煤灰空心砌块砖等项目扩大生产规模或引进新项目配套,2022-2024年年利用内蒙古丰泰发电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市科林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工业固废达到100万吨。

清水河县:继续保持蒙西、天皓等水泥企业利用工业固废掺量等应用基础上,利用本县及周边产生的大量大宗固废煤矸石,推动高岭土及下游产业健康发展,实现固废煤矸石循环利用向新材料迈进,保持70%综合利用率并逐年提升。推动绿盎循环科技有限公司、远方陶瓷提取氢氧化铝项目做大做强,推动超牌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发挥技术优势,实施利用煤矸石生产M45-M60莫来石示范生产线项目,打造成为煤矸石综合利用标杆企业,推动三鑫、三友、宏宇等煅烧高岭土项目向高端转型。

其他旗县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推动现有动力锅炉和自备电厂的工业企业加强市场推广合作,灵活布局若干综合利用项目,推动各企业保持现有综合利用率并逐年提升。

在技术支撑方面,《方案》提出:

推动大唐托克托发电厂和清华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联合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用灰企业成立粉煤灰综合利用联盟。推动呼和浩特金桥热电厂联合内蒙古科学院等机构成立科技创新联合工作室,举办粉煤灰改良土壤及治理沙漠、灰渣石膏新型下游产品研发测试、中试示范、工业化生产,组织粉煤灰综合利用高峰论坛,学习交流经验,引进和研发新工艺、新技术,宣传综合利用产品,力争到2024年在北方固废资源化研发创新领域中具备影响力。

在应用市场方面,《方案》提出:

20227月起,按照“能用尽用”原则,全市政府投资类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工程的基础砖胎模、非承重墙体、砌筑围墙、人行道、广场、公园、绿道、室外硬化、停车场和路基垫层等部位使用一般工业固废(包括制品)。2021年市本级和各旗县区按照有利于消纳本地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品的方向调整工程相关设计,争取2022-2024年本地建筑工程领域每年新增消纳工业固废100万吨、交通工程领域每年新增消纳工业固废40万吨、园林等公共事业领域每年新增消纳工业固废40万吨。

在保障措施方面,《方案》提出: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各旗县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重大事项,协商解决重大问题,督促落实重点任务。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信局,各成员单位分工协作,形成合力,按分工落实任务(见附件2)。

2)压实工作责任。各旗县区人民政府和各火力发电企业要结合实际制定各自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完成时限、保障措施。各企业建立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统计制度,按月报送属地工业和生态环境部门,按季度填报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包括固废利用信息)。两级工业固废监管部门加强指导监督,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同时将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纳入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体系,对工作进度慢的地区和企业,市工业和生态环境部门要进行约谈。

3)加强要素保障。各旗县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部门要统筹安排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企业或项目用地、用能、用水等资源要素,在生产准入、核准备案、建设用地、节能审查、环评审批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办理手续。

4)加强政策扶持。制定《呼和浩特市加快推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若干措施》,建立科学规范的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机制,落实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所得税的相关产业扶持政策。统筹市财政资金,加大对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项目招商引资、消纳应用、公铁海外运、科技创新、生态流域治理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4、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体来讲,目前我国工业固废产生量大、工业固废的产生、综合利用区域发展不平衡,综合利用产品市场开拓难度大,市场认知度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大部分工业固废资源杂质多,有害物质多,处理难度大;

2)综合利用产品经济性差,附加值低、同质化严重,产品质量没有优势,市场认可度不高;

3)现有的政策优惠措施力度不够、执行不到位;

4)《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落实涉及工信部、税务总局等多个部委的协调、沟通、配合问题,如果协调沟通配合不顺畅,会严重影响此项工作的推动力度和实施效果。

在工业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领域,提出以下建议:

1)进一步摸清工业固废产生和利用的情况,对全国工业固废产生量突出的行业和地区,推行相关情况、数据的第三方评价和信息搜集工作,包括工业固废的产生、处置、利用和产业链相关单位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管理数据库,通过信息化、物联网等手段为加强工业固废管理提供基础性数据支持。

2)需要引导产生工业固废的企业进行无害化排放,以资源而非废物的角度看待固废,脱除其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为后续的处置和综合利用降低费用、减少危害。

3)加强、鼓励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攻克技术难题,提高综合利用产品的附加值;

4)加强工业固废管理能力建设:加强工业固废处理相关设施的能力建设,大力加强对工业固废处理、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建立专业化园区,引导规模小、分散的作坊和企业进入到园区,限制高污染性企业的土地等资源申请,并开展其污染防治专项研究。

5)建立健全相关标准体系,为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执法提供指南和依据。

6)建议国家层面工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以及省级工信厅和税务部门加强衔接沟通,制定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实施细则,以便更好地推动评价工作顺利开展。

5、展望

    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及各省市、地区出台的政策实施,未来工业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将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1

“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务院和国务院相关部门就颁布了有利于推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规范性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和《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1]381)

这两个文件分别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体系,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和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以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绿色发展为核心,加强系统治理,创新利用模式,实施专项行动,促进大宗固废实现绿色、高效、高质、高值、规模化利用,对提高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水平给予了系统性的规范与指导,是我们进一步发展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必须遵守的纲领性文件和基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结合地区和企业实际坚决加以贯彻执行。

我国经济绿色转型就是要使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之上,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保障。因此,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将是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体系的重要举措,全面体现绿色发展的宗旨和要义。

从需求端看,随着国家实施新基建等政策因素的带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将不断加大,同时伴随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乡村振兴的深入推广,利用工业固废生产的再生产品,市场空间将会进一步拓展。

综上所述,尽管当前我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但有着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省市、地区政府的大力政策支持,到2025年,一定能使大宗固废综合利用能力将显著提高,利用规模不断扩大,新增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存量固废有序减少。综合利用产业体系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建立,综合利用制度基本完善,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和示范引领作用显著增强。

6、结束语

本文由泥人君整理编辑,从我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总体情况、主要工业固废地域分布特点及利用技术现状、各省市及地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概况、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方面,对我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现状作了回顾和展望,希望本文能为行业同仁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2022固废峰会

点击图片进入活动官网预约参会 >>

>> 更多相关资讯
· 固废行业中场突围,4月环博会“固废资源化利用”或成大...    (浏览次数:226次)
· 喜报丨第24届中国环博会荣获“2023年度上海优秀展览会...    (浏览次数:270次)
· 喜报|深圳环博会入选2024年“粤贸全国”系列展会!    (浏览次数:249次)
· 2024工业固废及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战略合作论坛邀请函    (浏览次数:409次)
· CO expo China2024 第二届上海国际碳中和科技展览会    (浏览次数:258次)
· Sustaintec China 2024上海国际绿色制造展览会    (浏览次数:210次)
· IE expo China 2024 第二十五届中国环博会    (浏览次数:335次)
· 第5届中国环博会成都展IE expo Chengdu 2024    (浏览次数:268次)
关于联盟 | 申请加盟 | 联系我们 | 加盟联系邮箱:hh024@163.com
版权所有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联盟     工信部备案号:冀ICP备19020722号-2